“双师同堂”解读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盐城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说,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四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它为什么被称为“铁军”?新四军具有什么样的革命精神?12月6日,在赣新校区沁苑2教A座A204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文道贵教授与思政系王敬平教授共同给听课的学生详细地解读了新四军这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及其孕育的革命精神。
作为学校“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四军抗日斗争史》,理论课教学进入尾声。
本次教学是“结语”部分:“让历史告诉未来--铁军精神的主要内涵及其时代意义”。教学中重点围绕新四军的革命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新时代怎样弘扬与传承新四军的革命精神?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教学,两位老师结合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对“听党指挥铁的信仰、报国为民铁的担当、逆境制胜铁的意志、集中统一铁的纪律”的铁军精神予以详细的解读。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用大量的事例生动地解释了铁军精神“铁”的涵义,并与学生积极交流互动、共同讨论,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同学们表示,通过学习,对新四军执着为民的理想信念有了深刻的认识。革命先辈创造的铁军精神是激发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坚持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力量。任何时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铁军精神昭示我们,必须以不畏艰辛,艰苦奋斗,以不屈不挠、不骄不躁的拼搏奋斗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铁军精神是鼓舞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铁军精神昭示我们,必须秉持初心使命,用创新的思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用创新的措施克服面临的难题,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贡献青年人的智慧与才能。
大家表示,这门课程秉持把理论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既有历史理论知识的讲授,也有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培育,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立体的学习体验,达到教学内容入脑入心、铸魂育人的效果。
(文/王敬平 图/石仁凤 初审/刘德彰 终审/文道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