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新四军军部播迁背后那些感人的英烈故事
教务科2024-12-06455
新四军军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日的指挥中枢,在激烈动荡的战争环境中,新四军军部克服重重困难,历经10余次重大迁徙,转战大江南北,始终坚守在抗日斗争最前线。军部的每一次播迁,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2024年11月29日,在赣新校区沁苑2教A座A204教室,由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联合开发的校本特色大思政课《新四军抗日斗争史》第五专题围绕“新四军军部变迁”主题如期开课。本次授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石仁凤老师和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金牌讲解员熊昕共同完成,两位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英烈故事。

石仁凤老师和熊昕老师用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新四军军部在颠沛流离中指挥对日抗战的动人事迹。新四军军部从湖北汉口到江西南昌、安徽岩寺、皖南泾县,从江苏盐城到黄花塘、淮安,再到山东临沂,变迁的是抗战地点,不变的是抗击日寇入侵使命与救亡图存责任担当,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既有被誉为钢铁一般坚强意志、至死不渝的“铁军”军长叶挺,有从木匠到共和国主席的李先念,更有投笔从戎拒医绝食殉国的巫恒通烈士,有舍身挡枪眼壮烈牺牲的徐佳标,……等等。
通过两位老师的讲述,“将帅传奇”、“英烈故事”、“巾帼英雄”,还有“文物里的故事”,一个又一个跃然纸上,呈现在同学们眼前。
讲授最后,石仁凤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告诫同学们:“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大学生应以革命英雄为榜样,铭记历史,大力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必须扎根于新时代把爱国情怀化为爱国的行动,成为新时代的“革命英雄”。
这次授课,虽然是课堂室内教学,但是两位老师运用了大量的鲜活的历史素材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云游”新四军各个军部旧址,探寻其背后的历史,仿佛亲身见证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本课程是我校大思政课程教学形式创新的又一次尝试,得到了听课同学的好评。(文/石仁凤,图/王敬平,审核/文道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