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你圆梦!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团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团建设 > 团委活动

暑期“三下乡”|手作标本绘自然 走访探寻垦荒魂

学生科2025-06-28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共青垦荒精神,6月27日,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实践队开展了手作标本绘自然,走访探寻垦荒魂的活动。主要以植物标本制作和街头采访这两种方式,在动手实践与走访调研中汲取成长力量。

上午,星火实践队在当地生态基地开启植物标本制作活动,在讲解员详细讲解植物采集要点、标本压制与装帧技巧后,星火实践队队员们分组行动开始采集叶片花朵等植物进行制作植物标本。


在制作过程中,星火实践队队员们都非常仔细认真以及对成品充满期待,经过修剪、装订、覆膜等一系列工序,一幅幅精美的植物标本跃然眼前。此次活动不仅让星火实践队成员们掌握了标本制作技能,更培养了他们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


下午,深入学习和弘扬共青垦荒精神,星火实践队队员们走进共青城市围绕“共青垦荒精神”对共青市民们进行采访。采访到一对散步的父子,王叔叔回忆,其祖父是1955年首批垦荒队员,睡草棚、战荒滩的艰苦岁月,让“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家族血脉中,王叔叔表示自己在创业中也以此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王叔叔刚高考完的儿子深受触动:“在学校的带领下参观垦荒博物馆后,他懂得了坚持的意义,以后也要像先辈一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勇敢追梦。”这场对话中,可以体现出共青垦荒精神在家庭中的生动传承。


晚上,星火实践队队员们去到社区采访到了58岁的清洁工陈玉芳。这位扎根环卫岗位20余年的老人,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共青垦荒精神在平凡岗位上的延续。作为在共青城生活了30余年的的老居民,陈奶奶感慨道:“当年垦荒队员用双手把荒滩变城市,我这把扫帚就是新时代的‘垦荒工具,再脏再累的活,只要想着不怕苦、不喊累的传统,总能把城市打扫得清清爽爽!”一把扫帚、一份坚守,陈奶奶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共青垦荒精神的时代传承。


此次活动,不仅让星火实践队队员们对共青垦荒精神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传承和弘扬这一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星火实践队队员们也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在学习和传承垦荒精神中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在奉献中实现价值,让垦荒精神代代相传。

(文/朱芙玉 图/钟垒阳 一审/胡琛 二审/康柠 三审/张欣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