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触摸历史脉搏 感悟垦荒伟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垦荒精神,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星火”实践队于2024年6月26日踏上共青城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奋斗精神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探寻之旅。
“星火”实践队队员首战抵达万家岭大捷关帝庙狙击阵地。这座拥有1800余年历史的古迹,历经三次翻修,命运多舛,首次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之下。它不仅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更成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载体。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建筑更显弥足珍贵。1938年,中国军队在此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如今,在政府与关帝庙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关帝庙得以重新焕发生机。站在阵地之上,抚摸着斑驳的墙壁,队员们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当年战火纷飞的激烈场景,体会到先辈们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续写时代华章。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共青农垦场旧址。这里是垦荒者们挥洒汗水、创造美好生活的地方。当年,一群热血青年响应号召,在此垦荒创业,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在荒滩上建起新家园,将“共青精神”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上。岁月流转,旧址虽已略显沧桑,但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垦荒者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动人故事。队员们驻足于此,仿佛看到了当年垦荒者们披星戴月、开垦荒地的忙碌身影,深刻领悟到垦荒精神的内涵与力量。
夜幕降临,实践队员走进公园和社区,与居民们展开深入交流。朱爷爷作为共青城第二代建设者,向队员们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感慨道:“我们这代人接着上一辈的担子,继续奋斗,就是希望共青城越来越好。现在的年轻人啊,更要传承好这种精神,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我们还有幸采访到高中毕业生李同学,她分享学校组织垦荒精神主题团日、劳动实践的经历,提出“新时代青年应在志愿服务、科技创新中践行垦荒精神”的思考。她坚定的话语,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对传承垦荒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责任担当。
此次共青城之行,“星火”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深度采访,不仅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更被老一辈共青人的抗战精神、垦荒精神深深感染。他们表示,将把这份感悟化作行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弘扬垦荒精神,以实际行动做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李菲 图/胡琛 康柠 一审/胡琛 二审/康柠 三审/张欣康)